第三十五章归来行(1)_黜龙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三十五章归来行(1)

第(2/3)页

“其余人也是,王振、程名起、马平儿,你们都要派人下去,去问咱们自己的人,问他们想不想家,愿不愿意去俘虏跟逃亡人里面帮忙?问那些俘虏跟逃亡人愿不愿回家?”白有思继续来言。

  “肯定都要回的。”王振有些不耐。“谁还想做个奴呢?”

  白有思看了一眼这个伏龙卫出身的旧部,后者立即收敛表情,一声不吭了。

  “要跟他们讲清楚现在登州跟徐州地盘是安稳的,黜龙帮是要授田的,也要弄清楚这些人里面有没有什么帮会,有没有什么真火教或者其他信奉?”白有思继续吩咐道。“还要弄清楚俘虏里是不是还有人心向大魏,想当个忠义之士回去做官的?是不是有人还对东夷有什么记挂,比如妻子父母分开的?”

  话到这里,众人多少是肃然起来。

  “一句话。”白有思看着这些人,幽幽来言。“得把所有的事情搞清楚,把所有人搞清楚,咱们才能确保上路时不出岔子。”

  这次王振也没有出岔子,只是颔首。

  实际上,王振这只猴子在面对白有思或司马正的时候,反而比面对张行时要老实的多。

  但是,当日他居然弃了前二者,随张行走了。

  也是有趣。

  事情分派了下去,众人各自去忙碌,白有思想了一想,干脆学张行做派,就在自己所居木屋前张了一个桌子,摊开纸笔,然后犹豫了一下,将原本放在桌角的长剑横在桌上,方才安心坐定,以待纷扰。

  你还别说,之前没做详细调查,只以为这些俘虏跟逃亡人都是没心肝的假人,这次一问却出了端倪。

  白有思之前提点的事情一个不差,全都遇到了。

  这些人中,帮派和教派居然有十几个,而且大部分都是糅合了帮派和教派,里面信什么的都有,三辉四御是常态,分山君、避海君也能理解,可信奉吞风君或者呼云君的……也不是不能接受,毕竟俘虏中有北地人与江东人。

  但是,信奉一征时死掉的麦铁棍,认为麦铁棍本就是神仙转世的,信他腿长能跑回家的,就稍微有点让人疑惑了。

  还有信奉大魏皇帝曹彻,认为曹彻真的是陆上至尊的,可以来救他们的……只能说,还真就是忠义之士了。

  当然了,真冒出来这么多组织以后,黜龙帮的人反而能够理解了,毕竟,这些人都是刚刚抵达东夷没超过十年的中原人,算是外人,生活习惯什么的都不对路,却又普遍性落到陪隶、奴仆的地步,这种时候就需要一些民间组织来相互帮助,最起码是相互慰藉。

  那么军中和民间的帮派、宗教自然迅速扩张了起来。

  既然有了信奉曹彻的,不用说,肯定就有对“黜龙贼”感到恐惧和厌恶的,家里有骨肉分离的也不在少数,甚至有在东夷贵人家里做了大奴才,生活体面,根本不想动却被那位大都督一句话给撵来的,几乎是每日以泪洗面……之前大家还以为这人是因为要回家激动的。

  总之,事情纷纷扰扰,白有思真的算是涨了见识,却又耐着性子按照张行的提醒进行处置,先是对较大的帮派和有正经信仰的,予以区别任用……信三一正教的和互助性帮派给了最大权限,首领和骨干获得了更好的待遇与相应的管理权力,并要求他们承担起管理责任和宣传鼓动的任务;那些信奉真龙和单独某位至尊的得到了认可,有发言权和待遇,却没有被吸纳入管辖体系获得权力;小的奇怪的信仰,明显意识形态冲突的信仰……比如信曹彻的,则被驱逐出营地;而一些恶名昭彰的帮派和个人则被交到王振那里一刀一个,果断处决。

  有些例外的,则是那些有特定信仰的人,比如说信奉分山君、避海君的,因为这两位就在边界上,再加上两位素来有些超出常理的活跃表现,算是不得不防,却又不能够一股脑的切割出去,只能心里划出个道来,警惕着罢了。

  至于说真火教跟信奉青帝爷的,虽然说这两位更值得警惕,因为大家沦落至此可能就是这两位搞的事情,但真没办法,人太多了,谁让人家是正经至尊呢?

  只能装作不知道罢了。

  最后,不忘跟郦子期交涉,要钱、要粮、要药、要柴、要骨肉团聚,甚至要甲胄、弓箭、刀枪。

  这些事情,加上营地存在本身引发的骚动,郦子期是一个头两个大,就差乘坐自己那座巨舰出去钓鲸去了,却居然还是强行忍耐,钱粮药不是不能分,柴可以自己打,骨肉团聚倒是可行,但甲胄断然没有,弓箭也无。

  最后,商量了一圈,三五日内反复来寻,钱唐来见、白有思来见,最后终于允许拿来一万柄有些损耗的旧长枪,让这些人充当防身之用,然后三日后又允许拨出软弓三千,箭矢三万。

  郦子期自是是一个头两个大,同时期白有思恨不得能生出张行私下故事里的三头六臂来。

  原来,随着她渐渐掌握了营地,不能说深入,只是半深半浅的控制了营地内的降兵与逃亡人,就已经激发起了营地的某种“活力”。

  一时间,找她来断案的,知道她是白氏嫡女加黜龙帮首席妻子想来投奔的,营地里帮派地域出身对立的,缺特定物资的,建议厕所转移地方的,五花八门呼啦一下就冒了出来。

  好像这些诉求原本不存在一般。

  白有思无可奈何,只能一面让程名起组织起来一个简易军法部来作纠纷处理,一面当众明确告知,求田问舍无用,想要做官须做事不是不行,她也给得起政治承诺,但要去寻阎庆按规矩来。

  然而,即便如此,这些人还是纷至沓来,只是将人和事分发给各位头领都够她喝一壶酸梅汤的,遑论还有大量的只有她能决断的总体性事件。

  所以还是得坐在那儿听事情。

  而且她本人还要坚持每天早晚一个会,入城见一趟郦子期,观察周围地形和船队,巡视营地一个时辰什么的。

  说实话,真的枯燥无味,真的让她恨不得直接拔出剑来飞到天上,长啸而去。

  相对应的,这个夏天,张行的日子就好过一些了,他最起码真能喝到冰镇酸梅汤,甚至能为整个济阴城公房的人员提供冰镇服务。

  之所以停在济阴这里,而不是直接北上,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主要工作是完成议和,解散和整编部队外加南方的人事安排;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黜龙帮目前的实际威胁只有一个薛常雄。

  “为什么威胁是薛常雄而不北上呢?”济阴城郡府左公房第三间屋子门前,刚刚抵达的王五郎坐在一个条凳上,端着被张首席刚刚冰镇好的酸梅汤认真来问。

  就在公房门口的长条状院子里,沿着公房一溜烟的摆着许多条凳,因为已经过了最忙碌阶段,所以许多空闲下来的头领都在这里闲坐说笑喝酸梅汤……至于为什么要在这里喝酸汤……当然是因为张首席在这里,方便冰镇了。

  不然呢?还能是什么?

  而此时,众人也都纷纷端着汤来看王五郎与张首席说事情,等着张首席做解释。

  “因为薛常雄实力有限。”只在门前桌子后面坐着的张行认真作答。“咱们进入河北后跟他前后两战,第一战是攻,第二战是守……攻是趁其不备,但已经说明问题了,而守看似是被动迎战,其实则是薛常雄最后整合河北所谓大魏官方势力的最后一次机会,既然没成,他就永远成不了了……这也是他后来跟白横秋一起时三心二意的缘故,因为他知道自己从那以后只能伏低做小,所以才会不甘。”

  王叔勇状若恍然。

  “其实,倒不一定是他本人有所觉悟,正是白横秋逼迫他过去这个事情,让他意识到了这一点。”李定忽然插嘴。“所以他才适时起了情绪……换言之,人在局中,都是认不清自己的,总得有人去提醒,这个事情本来该是黜龙帮去做的,却被白横秋做了,所以怨气都朝着白横秋来了,反而给了黜龙帮机会。”

  “对对对,李龙头言之有理。”张行赶紧点头。“谁还没个脾气?总之,薛常雄现在是有点实力但不多,有点野心但施展不动,有些怨气却硬不起来,这个时候,如果我们摆出一个强硬的姿态,聚集重兵压回河北,那他反而会强硬起来,跟我们对峙……但如果我们无视他,继续用河北的那十来个营跟他周旋,他难道会坚持下去?这边大破禁军、俘虏太后与皇帝、杀了司马化达跟司马德克,又跟东都军议和的事情,难道他会不知道?”

  “我晓得了。”王叔勇终于真正醒悟。“他会疑神疑鬼,他知道我们身后有重兵,只要讨不到大便宜,反而会疑惧畏缩……这是兵法上说的,弱的时候要示强,强的时候要示弱。”

  “正是此意。”张行继续言道。“不过,我们也不会放着他不管的,这一次休整回来,等明年春耕后,就要大举吞并河北,河间薛常雄要灭,幽州罗术也要灭,甚至北地八公七卫还要灭,要一口气推到黑水北海,然后合天下三分之力回身与白、司马决战……”

  王五郎听得热血沸腾,几乎就要请战,周围黜龙帮的头领也都入神,便是坐在靠墙条凳上的杜破阵也端着冰镇酸梅汤若有所思,也就是这个时候,公房一墙之隔的郡府前厅檐廊处却忽然一阵嘈杂,几人都立即闭了嘴。

  须臾片刻,窦小娘带着十数甲士押着一人过来,在座众人更是纷纷肃然。

  无他,来人算是此战最高级别俘虏,原大魏左侯卫将军何稀,也是李定、徐师仁的老上级……此时黜龙军已经从按照密约从对峙前线解散、转移了一多半兵力,俘虏也在部分抽杀后放回了不少,却将这位留到现在,用意不言自明。

  见面后,雄伯南和李定原本都想起身,结果看到张行坐在原地不动,却又只能坐了回去。

  “何将军,且坐。”张行随手一指,只指了一条被人放到桌对面的条凳。

  果然是贼寇做派,明明想要招降自己却连礼节都不通,何稀心中暗暗吐槽,但扫视了一下后,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只坐条凳,便是张行屁股下面也是一个条凳,终于无奈,只能坐下。

  张行点点头,摊开纸笔,遮盖住桌上的信件,然后便来提笔询问:“何将军,问你几个问题……你怎么看大魏朝廷?”

  何稀有点懵,不止是何稀,周围人都有点懵。

  “那换个问法,你自成年便入仕,一直都在大魏朝廷里转圜,一直履任到工部尚书、左侯卫将军,那请问你,你觉得大魏朝廷是黑是白?天下在大魏治理下是好是坏?”张行继续来问。

  在何稀看来,张行肯定是想要一个特定的答案,但起了抵触心理的他却不想这般回复,而且真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,对于经历了许多的他来说也确实有些艰难。

  于是乎,其人不但没有回答,反而反问:“张首席也在东都做过黑绶,当过伏龙卫,又觉得大魏朝廷是黑是白,天下是好是坏呢?”

  “是黑的,是坏的。”张行一面抬手记录,一面脱口而对。“不然我何至于此?”

  “张首席既然知道答案,为什么又一定要问我呢?”何稀戏谑追问。

  “因为我是一个北地排头兵出身的人,做到最高也不过是个伏龙卫黑绶,我看事情,只是从下面往上看,只一条三征使百万户口家破人亡就足以让我豁出去了……所以也不禁好奇,像何将军这种一入仕就摸到关陇贵种的门槛,后来更是日益精进之人,又是如何看这个朝廷与天下的?”张行认真回复。

  “我……”何稀这个时候反而不好发作,而其人想了一想,给出一个真心答复。“朝廷算是由白变黑吧……也不止,应该是由白变黑再变白再变黑,两位皇帝都是前期英明神武,没几年就残虐起来,从工程就能看出来……至于天下百姓,好像从第一位皇帝晚年酷烈之后,就一直都不好过了。”

  张行点点头,提笔记下。

  何稀见状,赶紧补充:“我不是说大魏差到不行,实际上,先帝……我是说开国那位,其实是做了许多事的,相较于之前的南北东西许多皇帝,他已经是顶好的了……不然也不至于是他成了最大的功业,而前面那些皇帝都一个个的不得好死了。”

  “我懂你的意思。”张行点头,只继续来问。“大魏朝之前几百年,天下沦丧,先帝反而是个像模像样的,只不过,那你在其中,亲眼看见先帝晚年变得残暴酷烈,看到曹彻痴迷功业,眼见着朝廷黑白变幻,最后无可救药,可曾想过要如何应对这黑白变幻的朝廷吗?可曾想过要如何对这天下几百年来一直都不好过的百姓吗?”

  “想过如何,没想过如何?”何稀复又警惕起来。

  “想过就是要问是如何想?没想过就是要问是在想什么?”张行认真解释。“我总得知道,何将军跟我们是不是同路人吧?”

  总算承认了!

  何稀心中冷笑,却也坦诚起来:“都想过,但最终觉得无法,便只一心一意做官了……反正只是个做工匠的,自己不害人便是。”

  “好。”张行点点头。“那最后一个问题,若阁下有法子让朝廷变白,让天下百姓没那么艰难,你会做吗?”

  何稀沉默了一下,在周围许多头领的注视下缓缓作答:“我知道张首席想诱我说什么,也知道张首席是什么意思,但天下人,不管有志无志,有才无才,当此一问,谁又能说一句不会做呢?我自然也是愿意做的。

  “只不过张首席,回复此问后我还是要说,你这个假设,太过于轻佻了。实际上便是,于个人而言,想要天下由黑变白,想要世道往好了走,哪怕是倾尽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24kxs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